与孩子一起阅读科普书 | ||
在正式开始之前,我们先来思考几个问题: 1、提到科普书,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哪一本? 2、在阅读的过程中,孩子是几岁开始读的科普书? 3、为什么要读科普书?(是因为别人读了,我们也要读,还是孩子成长的需要) 4、关于科普书阅读,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什么? 在QQ群分享时,家长提到的问题: (1)如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科普现象(结合生活的问题) (2)担心是否适合孩子理解力(选书的问题) (3)感觉自己知识面不够广外(家长知识面的问题) 根据上面的问题,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关心的问题,孩子能不能理解这些知识,能不能把科普和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;如何来选书,选得书适不适合孩子阅读。关注点主要在“知识”和“选书”上。 实际上,科普阅读和其他阅读一样,可以从小就开始,除了知识性外,更要关注童书的趣味性。 提到科普,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,这些内容大多来源于百度百科。 在QQ群分享时有些家长提出来,和孩子一起阅读科普书时,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这么早就去关注这么枯燥专业的知识,快乐阅读就好。我想补充说明一下:这个内容是分享给家长的,关于科普的基本知识和概念,我认为家长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些,防止误导孩子。另外,我认为“阅读”可以借助图书,但又不限于书本,在生活中了解科普,让孩子知道阅读、生活并不矛盾。当然,这只是我个人的思考,并不一定全面。 一、 基本概念 1、科学 科学即反映人们对自然、社会、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(来自百度百科)。 从这个概念中,可以看出,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,强调了“知识”,这里的知识包括自然、社会、思维等领域。 2、科普 科普:科学普及简称科普,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,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、让公众易于理解、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、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、倡导科学方法、传播科学思想、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(来自百度百科)。 这里强调的是一个“活动”,是一种普及性的教育,要“易于理解”。 3、百科 百:量词,指数量多,在这里指全部;科:学科,科目。百科,是指天文、地理、自然、人文、宗教、信仰、科技、机械百科、医学、历史等全部学科的科学知识的总称。 百科书:《简明社会科学辞典》定义为:按辞典的形式编排,系统概述人类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识的大型工具书。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。 简单的说,百科书是一种工具书。 4、科幻 科学幻想(science fiction)简称科幻(sci-fi),科幻自诞生以来,有很多名称,最后被定为science fiction。 《辞海》上对“科幻小说”的定义是:“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、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,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。” 科学幻想从第一部科幻小说(玛丽·雪莱的《科学怪人》又译《弗兰肯斯坦》)创作以来,从最初的小说形式,慢慢衍生到诗歌、电影、电视剧、漫画等多个领域之中,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文化。 简单来说:科幻=科学+幻想,两者缺一不可。倘若没有任何科学根据,则只能归为奇幻、魔幻或超现实作品;反之没有幻想,那就只是一个科学写实故事。 科幻、奇幻、魔幻、玄幻,有一些差别,所指各不相同,不是我们的重点,今天不过多介绍,可以参看《科幻应该这样读》。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4个概念,让我们对科学、科普、百科和科幻有了基本的了解,其实我们现在说得主要是科普和百科。 二、 涉及的领域 前面提到,科学包括自然、社会、思维等领域,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。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等学科领域,以自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。 人文社会包括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、政治学、经济学、语言学、宗教学和伦理学等学科领域,以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。 我们通常认为的科学是【自然科学】,我自己做了一个分类,还不是太成熟,供你参考。 1、自然环境:风云雨雪、雷电、四季、环境 2、植物动物:树木花草、动物(昆虫、海洋动物、哺乳动物) 3、天文地理:天文(宇宙、太阳、月亮、星星)、地理(地质地貌、高山、海洋) 4、健康医学(身体、五官、生病) 5、物理化学(声音、时间、力、光) 6、思维:数学 其他的,请你来帮助补充。 三、动植物分类 动植物分为:界、门、纲、目、科、属、种等七个主要等级,另外,还可能有:亚门、亚纲等,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,对于我们后面指导孩子阅读有一些帮助。 例子:大熊猫,属于动物界,脊维动物门、哺乳纲、食肉目、大熊猫科、大熊猫属,它的学名为Ailuropodamelanoleuca。
这是从百度百科截下来的2张图,一张动物、一张植物,便于你进一步了解。 (一)生物的分类 一般认为,生物界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。 更为广泛的有:动物界 植物界 菌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 (二)动物界的分类 “门”是分类的最大单元,目前动物界一共分为20多门,其中主要的有下列几门: 1、 原生动物门,如草屐虫,变形虫; 2、 海绵动物门,如毛壶,浴海绵; 3、 腔肠动物门,如海蜇,珊瑚; 4、 扁形动物门,如涡虫,血吸虫; 5、 线形动物门,如蛔虫以及其他寄生於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寄生线虫; 6、 环节动物门,如蚯蚓,沙蚕,蚂蟥; 7、 软体动物门,如田螺,乌贼; 8、 节肢动物门,如虾,蟹,昆虫; 9、 棘皮动物门,如海参,海星; 10、 脊椎动物门,如鱼,蛙,龟,蛇,鸟,兽。 举例:脊索动物门包括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(三)植物界 现存于地球上的植物,估计约为50余万种,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门。 1、低等植物包括 藻类植物(绿藻门、裸藻门、金藻门、黄藻门、甲藻门、硅藻门、蓝藻门、褐藻门、红藻门) 菌类植物(细菌门、粘菌门、真菌门) 地衣植物(地衣门)。 2、高等植物包括 苔藓植物(苔藓植物门) 蕨类植物(蕨类植物门) 种子植物(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) 种子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的,在此之前出现的藻类和蕨类则都是以孢子进行有性生殖的。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:种子有无果皮包被。具体的还有很多区别,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询资料。 上面是家长们关心的知识层面的内容,这里只是罗列了动物植物的,还有其他的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 这里罗列了一些基本知识,只是想给大家一些启示,不是让大家去记忆,有兴趣的,还可以继续去挖掘,或者留给孩子,让他们自己去探索,也可以让孩子在学校上这样的课程时寻找答案。 四、 科普书的类型 上面的内容相对有点枯燥,“我要给孩子读什么”,可能是妈妈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。 1、认知书 小宝宝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的,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,图书阅读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,还有一些玩具书,孩子可以通过触觉来感知,如触摸书、发声书、翻翻书、立体书等。 一般把小小孩认识世界的书称为认知书,我个人认为这也可以算作科普书,是适合小宝宝的科普书。
2、故事书 故事中蕴含着科普,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孩子带进科普的世界,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形式,并不觉得枯燥,最典型的就是《神奇校车》。谈到科普故事书,这里要提到2个人:铃木守和加古里子。铃木守,东京艺术大学肄业,画家、鸟巢研究家,代表作有铃木守的车世界和鸟世界等系列。加古里子,是一位既懂科学,又懂绘画的绘本作家,创作了很多科学读物。
3、桥梁书 桥梁书,是由亲子阅读向独立阅读过渡时读的图书,国外有严格的分级,国内和国外情况不同,我们主要是带有插图,注有拼音,我个人认为,这就是我们的桥梁书。有些人认为带有插图和拼音的书就不好,这里存在着很大的误解,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粗制滥造的童书。 由亲子阅读向独立阅读过渡时,孩子的阅读量非常大。桥梁书的特点:科普+文学,具有代表性的有《法布尔昆虫记》。这类图书篇幅较长,和孩子一起阅读时,要注意放慢速度,给孩子留有思考的时间。 4、工具书 科普工具书内容专业,信息量大,这样的书适合买回家,与孩子一起随时备查,这样的书主要有:“十万个为什么”、DK系列、地图(世界、中国、城市)。 5、科学漫画书 漫画书也是图书大家庭的一员,一提到漫画书,大家就不太喜欢这种图书类型,这不是漫画书本身的问题,漫画书中也有优秀的作品,我们熟知的《父与子》、《丁丁历险记》等都是非常好的漫画书。科普漫画书有:蛋蛋的学校系列、酷虫学校、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系列等。
五、我们还可以这样分类阅读 1、套装书 套装书相对来说,内容比较全面,有自然环境、天文地理,动物植物,这样的套装书,一般都会出系列,认准一套买齐,覆盖的面比较全面,避免多套购买,内容上重复,如:第一套科学启蒙书、小小牛顿系列、第一次发现系列、神奇校车等。 2、动物 2.1 昆虫
2.2 鸟 2.3 海洋动物 2.4 其他
3、植物 4、食物 《我最喜欢的水果和蔬菜》、《谢谢你,小苹果》、《谢谢你,好吃的面包》 5、人类、身体
6、交通工具 7、地理地质 地图是非常好的帮手,现在给孩子的地图非常有趣,有的是拼图,有的有磁力,有的可以反复粘贴,都非常适合孩子。买地图,我建议你可以选择“北斗童书馆”,他们出了很多种地图。 除了地图,另外还可以辅以绘本或工具书。 除了阅读,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绘制线路图,或是带孩子坐公交出行,在城市内行走,让孩子来了解标识,这也是让孩子了解地理非常好的一种方式。 这里列出来的图书,有的是图画书,有的是工具书,也没有特别说明适合的年龄;这里的分类,只是想给家长一个系统的介绍,不是说和孩子阅读时,就要这样刻板地执行;这些分类和相关图书,只供参考,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,请根据宝宝的年龄喜好来选择, 最了解宝宝的是作为父母的你! 从上个月开始,【图画书讲座】、【噜妈读书】都是围绕自然、科普展开的,这是我近一段时间在关注的内容,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,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,请大家批判性地来看待,有选择性地来购买图书。 |
||
上一篇:教养在路上---带孩子一起旅行
下一篇:站在未来看现在
|
||
|
Copyright © 书馆汇亲子阅读导航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12009764号